2025-09-20 22:00

作为准备长期骑行的试验,骑行车去青山湖,离家三十公里,下午去,明早回。

现在才初秋,天还热,就只带了简单的物品,一件外套、一个雨衣、一个1.5L水瓶、一个充电宝、一小袋瓜子、七八个扁圆的煤球、一个防潮垫、一瓶花露水、一管牙膏、一支牙刷、一支小手电、一个自拍杆、一个三脚架、其他运动相机的零散配件,加上半道买的一份炸鸡,20L的书包刚刚够用。

晚上露宿是这次主要的事项,路上的事就不谈了,除了书包背时间长了难受,跟平常骑车差不多。

因为是在城市里,合适露宿的地方非常不好找,几乎可以说没有。我是以:一、周围没人;二、不潮湿;三、环境清爽。来定义合适的。

这三点几乎很难同时达到,满足二、三的,公园、路边的亭子、街道边等等都行,但是不符合第一点,如果符合第一点,就基本上在犄角旮旯的地方了,污秽又潮湿。

绕着城市骑了很长时间,找不到完全合适的,我也累了,最终选了公路边的一个亭子下面。

沿着亭子边的小路下五六个台阶,是一个平台,平台有两个岔路,第一个通到亭子背面的下方,第二个通到最下方的公园长廊。露宿点在亭子和长廊之间的斜坡上,也就是第一个岔路的终点。从亭子下望可以看到,从长廊上望却只有茂密的草木,比较隐秘,但是有一股淡淡的难闻的气味,地上还有很多鸟屎、蚂蚁和飞蚊。

找不到更好的,天也黑透了,我也走不动了,就这吧。幸亏带了手电,之前还打算如果天黑就睡觉,不要手电了,事实上还是需要的。将周围大致清理清理,拿出来东西生火吃饭,当然视频也要拍,这也是此次出来的一个重大事项。

东西掏出来,感觉不多,还是摆了一大堆,周围又黑,感觉乱乱的,放手就不好找。

生火很麻烦,不知道是刚下过雨还是本就潮湿,先点了带来的煤球,把捡来的树枝放在上面,就是不着,烤了好长时间也不行,就烧了一小会儿,全程都是冒烟,把凉了的炸鸡放在上面,只烤了一块,还是半热。

剩下不烤了,准备直接吃,拿到灯下一看,不知道什么时候爬满了蚂蚁。

吃饭准备休息,总是觉得不舒服,这地方呆不了,去上面的亭子或者下面的廊子吧。

收拾东西看到铲子套上竟然有一滩鸟屎,抬头看,枝上竟蹲了个黑首白肚的小鸟,呆呆地,相机举到眼前也不跑,看着地上一大排的旧屎,这估计是它的家。

收拾东西,看不清也懒得管了顺序了,逮着就忘包里装,想着先不管规不规整,到下面再整理。丢三落四的收拾好,转一圈看看,地上还有,一弯腰才想起来运动相机连着自拍杆是插在书包里面的,顺势就掉了出来。相机磕出了好几个缺口,这才刚买不到一个星期,难搞。

来到下面的长廊,就在开阔的观景台上睡,空气好,也干净,挺不错的。

躺着睡不着,可能是不习惯吧,虽然跑了那么远的路,也有点累。

十二点还是睡不着,想想再等等公园估计就该有人了,现在不睡,也没几个小时了,回去算了。

回去的后半程很累。

我常常经历思想的劳累,现在又来经受肉体的了。用还能缓慢转动的思绪比较着它们,发现二者没有谁比谁重。

思想劳累时会让行动消失,肉体劳累时会让思想停罢,谁重谁轻取决于更看重哪个,而我现在无疑更需要后者。太多无用的思绪,以前甩也甩不脱,现在主动去想却难以继续,那些熟悉的东西突然都变得陌生了,好像没有发生过,这是很奇妙的事,也是我需要的。

此刻我已经回来三天了,在身体的劳累一点点消除时,我发现思想的烦恼也在慢慢复苏。看来我确实需要多跑跑。

这次还有一个最大的收获是,腰疼不知怎么的竟然好了,近一年来走一两公里就疼的难受,不动都觉得不舒服,天天做训练也没什么效果,竟然莫名其妙的好像好了。

腰不疼了,除了稍微有点近视,身体上我没有什么不舒服的了。

身体没有不舒服的,我也不再需要别的什么了。现在我已经满足。

以下是这次骑行发现的几个问题:

  1. 在城市里就不要想着自己做饭了,没有合适的地方,吃现成就行了,然后去开阔的地方休息,或者住宿。
  2. 书包不太适合长途骑行,一是兜多,给了想分类的念头,但是骑行装备更多,不够用又想分类,非得细细整理才行,不然就搞更乱。而且背着确实费劲。感觉还是在后货架上放一个箱子好,东西堆叠排放,即直观,整理起来又方便。
  3. 整理东西要仔细耐心,养成用完归位的习惯。
  4. 一天3L水才不紧张。
  5. 夏天出汗浑身黏糊糊的睡不着,洗完脸好像感觉不到了,这种感觉来自于头部,还是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