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
乡土本色
农耕社会的特色是不需要太多的合作,各单位之间不必存在紧密的联系(像西方的农场),而中国的各单位之间聚合成村的原因:
- 每家所属土地少,聚集在一起离耕地不致过远。
- 需要水利时,合作起来比较方便。
- 为了安全。
- 土地继承,子孙分别继承遗业后,人口一代一代积累起来。
有别于西方的法律契约,乡村的信用建立在相熟上,不能说哪个比哪个更可靠。
文字下乡
乡下的愚体现在哪里:
- 不在不懂得城市的法令规则,正如城市的不懂乡村的事物。
- 不在不识字。
- 愚是指智力较差,所有人在智力上相差不大,乡下的愚体现在使用非乡下的标准来评判。
再论文字下乡
为什么乡下没有普及文字,因为乡下不需要文字,人们在反复定型的生活中生存,口耳相传就够了。文字下乡,只有文字的这个基础改变时才能下乡。
差序格局
在乡村工作者来说,乡下最大的是“私”,不过“私”从上到下都一样。外国人抨击我国的“私”,是“公”的范围不一样,中国的关系像石块投入水中产生的波纹,石块愈大波纹欲广,人的关系范围不固定,能量大的人关系范围广,小范围的就是“私”,大范围的就是“公”,公私的区分不固定,所以模糊;国外的人的关系范围较固定,公私区分自然更清楚些。
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中国每一个人都能养活自己,并不需要与某个团体建立强连接,只有在需要要时才建立连接,所以没有对团体的道德要素。道德是从己出发往外推,过程中有各种路线,最基本的是亲属,道德是看与自己的关系之后才能定出标准,即是儒家的人伦,与墨家的“兼爱”相反。
家族
家庭是一个事业组织,以父子为主轴,夫妇(感情)为配轴,两轴都排斥了普通感情,
养育子女仅是其中的一个功能,如果事业扩大,赋予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超过了小家所能负担时,就变成了氏族。
男女有别
基于事业群(男性的工作、女性的工作、孩童的工作不同)的乡土社会隔离了年龄组(长幼有别)和性别组(男女有别)。
礼治秩序
乡村的秩序不是法治,也不是人治,是礼治,一种社会公认的道德。人治是有力量的人来维护,法治是国家来维护,礼治靠传统来维持,克己复礼。
无讼
违反礼治的诉讼不依托于法律。
无为政治
论权力的分为两派:
- 社会冲突的一方面,体现权力在不同阶级中的分配,上者支配下者。
- 社会合作的一方面,体现在社会分工,使得每个人不求于人。
中国乡土基本上可以做到自足,更偏向于无为。
血缘和地缘
血缘体现在人际关系和子从父业上。
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地缘从商业中发展出来。
名实的分离
名实分离指名望与实际的分离,社会变化速度慢,领导阶层可以追上变化的速率或是变化慢体现不出需要追赶,与变化快需要真正有能力的应对环境变化的名实相合不一样。
变化缓慢的乡土中的长者权力就是这种名实分离的体现。
从欲望到需要
乡土社会依照欲望行事,现在社会依照需要(需要包含着欲望和对欲望的控制),所以乡土社会不需要计划,现在社会需要计划。
皇权与绅士
论绅士
官僚是大夫,绅士是士。绅士是退出的官僚,在朝廷有势力,具有政治免疫性。官僚是有财产的,为了避免被剥夺而依托于皇权的人(并不认真做官),退出后变为绅士,通过势力不劳而获。
中国的皇权更迭没有向国外一样,皇权少一分,民权多一份,有的只是位置的更迭。
论“知识阶级”
不同的阶层所掌握的知识不同和吸收不同性质的知识。
传统社会里的知识阶级是一个没有技术知识的阶级,但是却占据着社会规范者的权力,多费功夫在文字艺技上,但是和技术无关,他们的目的不是提高生产而是维护即得利益,所以技术进步停顿。
中国知识阶级的特长多在思想上,现代西方文明传入中国,打破了这种传统特长,使得他们无法应付这新来的知识。
现代的知识分子虽说学习了西方文明,还是无法摆脱传统社会的束缚,学成之后一转又成为食于人,治人的人物,继承着传统知识阶级的社会地位,只不过他们的祖先是没有技术知识的人物,他们有适合于当代社会的规范知识,这种只有不加以实用的技术知识,是不健全的。
中国知识分子是否还有前途,要看他们是否能改变传统的社会结构,使自然知识、技术知识、规范知识能总合成一体,把他们所有的知识和技术来服务人民,使知识不成为一个社会阶级的独占品,也就是说打破这知识成为阶级的旧形态。
论师儒
道统:一些不掌握政治权力,但在社会上保有威望,并要维持经济特权的人,通过理论来影响政治以达到目的的团体称为道统。
政统:拥有政治权力,实际执政的团体。
师儒的演变:
- 从政统中分离出来,演变为道统,推孔子为创始者,称他是素王(受命于天,地位不直接来自政统,地位却不低于王)。道统消极的等待机会,与政统相合时用(入世),与政统相离时藏(出世)。
- 奉天制约皇权破产。政统有实际手段,道统没有。(孔子的继承者董仲舒,企图使用天(天灾异象等)来制约皇权,刚萌芽就被打击。但这种理论给了民间一个刺激,打击了皇权的绝对性,所以汉朝之后,每一次暴动都借助这些言论。)
- 道统依附于皇权。(孔子的另一个继承者,公孙弘走上官僚路线,依附于皇权,师儒成了乡间诵读圣谕的人物。)
内地的农村
序言更有意思。
农村土地权的外流
在经济发达地区的,都市资金常流入农业中(农村以土地做抵押),依托于此,比不发达地区土地权外流严重。
资金流入的方式:
- 农村消费的增加(婚嫁丧事洋烟等)。
- 农村自给力降低(消费工业品),打破了与都市之间的资金平衡,导致土地流出。
“耕者有其田”指田地属于耕种者的思想,可以避免佃户被雇主过分剥削,对抗雇主田地所有权或者放弃耕种田地,引起农村经济危机,进而引发的政治叛乱。
施行“耕者有其田”也限制了农业的规模,同时拖累大量农业劳动力的转型,陷入小农经济(所有权分散,经营集合或许是一个好方法)。
我们要的是人口还是人力
人力缺乏现时鼓励生育不能起到作用,生育是人力的贮备,由于新生儿需要更多的劳力去照养,鼓励生育(由于要分出现有劳力照顾幼儿)还会加剧当前的人力缺乏,解决人力缺乏应在更注重当下的人力使用。
人口不等于人力,人口虽多由技术、效率、荒废、无用等也会缺乏劳力。
生活到反抗
生活标准:
- 营养学上的一个人正常所需的营养标准。
- 维持正常社会网。
反抗:没有具体引起反抗的生活标准,是个动态的标准,与社会分配不平等相关。
乡土重建
中国社会变迁中的文化结症
从农业文化到工业文化的变迁。
价值体系从“匮乏经济”到“丰裕经济”。匮乏经济指发展机会少,物质基础被限制,社会精神是自足。丰裕经济指不断的积累和扩展,机会多,事业多,社会精神是贪婪。
劳动力过剩,节省劳力的技术不必出现、不值得研究导致了技术的停顿。
在匮乏里,固然有不知足的念头,但不能在这种环境中获得满足,于是产生了自足安分的观念。
匮乏经济是修己以顺天,丰裕经济是修天以顺己。
匮乏经济的循环是劳力愈多,技术愈不发达,技术愈不发达,劳力也愈多。丰裕经济是科学愈发达,技术愈进步,技术愈进步,科学也愈发达。前者造成人类的贫穷,后者造成人类的不安全。
西方的工人在工厂里工作,并不乐意做工,不知生活意义为何物,只要求少做工,多得报,这是社会解组缺乏完整性的体现,但是并没有继续下去走上危机,技术一方面打破了社会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却增进了一般人的物质享受,并且用“法”把社会关系维持下去,并形成了一种资本主义文化。
在中国,还未得到现代技术的好处,先蒙受其害,使人民对传统失去信任,又对西方信秩序难于接受,进入了歧途。
为什么匮乏而人口不减?
乡村·市镇·都会
有两种想成相克的看法:
- 乡村为城市输送农业产品,城市愈大,农产品的价值也愈高。城市为乡村输送工业产品。
- 从过去的历史看,中国的都市发达似乎并没有促进乡村的繁荣,相反抗战初期,乡市被封锁后,后方农村确有一度的繁荣。
前者是正常经济结构中应有的现象,后者说明了中国当前经济的畸形发展。原因有:
- 乡村的手工业被城市的机器工业替代,减少了收入来源。
- 传统的市镇不是生产基地,市镇中生活的人不提供与乡村交换的产品只是依靠田租、利息等从乡村获取产品。
- 都市发展后市镇用从乡村获取的资源换取都是的工业品,导致乡村手工业没落,乡村没有享受城市的工业品,却减少了收入来源,使得乡村更多的农业资源流入市镇(还贷还租),再由市镇流入城市,越发贫穷。
城市破产乡村回归原始化,乡村也无法得到发展。但是乡村是宁愿回到原始化,也不想供应城市,而不能享受城市的好处。解决城市和乡村的矛盾,要解决都市的人只从乡村吸血(地租、利息)而没有更合理、稳定的收入问题,和乡村在农业上更好的出路问题。
论城·市·镇
城市镇的定义,只以人口密度作(数值不一样)为指标不太准确,还要加上人口聚集条件。如城市应当有相对明确的功能分区,如工业区、金融性质的区域等。
不是崩溃而是瘫痪
中国喜欢拖,似乎拖一拖就能过得去了,拖起来可能不会崩溃,但一定不会越好,只会瘫痪。现代经济各部分紧密合作,一个部分停摆,立刻全体受到影响,但是治理好也就立刻好转了。小农经济,一部分停摆,全体并不受太大的影响,可以拖一拖,直到病入膏肓。
天灾导致的局部灾荒,在灾民逃到新地区时,会导致新地区的粮食也不够用,新地区的人也成了灾民,这股浪潮边走边消耗(死亡),直到有地方能够满足他们,或者形成更大范围的混乱。
瘫痪是在腐蚀生产的能力,比生产停顿的经济,崩溃严重得多。
基层行政的僵化
目前对于社会上普遍的贪污无能有两种看法:
- 人心不古,道德堕落的结果。将罪恶归咎于干豪门,企图把这些“老虎”开了刀,吏治就会清明。
- 认为是中国由来已久的暗疾,是个文化和社会问题,和个人无关,改良得慢慢来。
是社会问题,但不是个人无关,不是一两个人觉悟就可以了的,是关乎许多人的,责任在于保管和执行社会权力的政府。政府应当从多方面进行改革:
- 充分虚心的检讨。
- 开放舆论,让社会各方面有无所顾忌的发表意见的机会。
行政效率低落,贪污无能的一些原因:
- 传统皇权的无为主义。
- 由上而下的政治轨道。政策由上传递到下,到末级的县,县里的胥吏将政令传递到下级自治的乡、村,自治组织的管事(绅士)选着是否执行,这个时候地方管事使用他的绅士地位和地方官以私人的关系接头,如果达不到协议,地方管事再使用关系往上行动,人民很少接触中央权力。正式由于这套机制,中央集权无能依旧可以维持社会的稳定。
现在随着地方性的公务日趋复杂,传统的乡村自治不再适用,一套是官方的,一套是民间的,所以混乱了起来。
地主阶层面临的考验
- 土地不能收到租。
- 转移到城市没有谋生的途径,成为公务员、军人还是寄生于土地。
- 特权阶级的有保持现状不变的特性,因之在心理上憎恶变革。
- 旧生活习气。
派与会
释派与汇
派只分支,汇指汇总,事物的发展由单纯到复杂,再有复杂到单纯。
社会思想与社会思想
社会思想分为以下:
- 社会思想
- 对象:以往及目前的社会
- 目的:了解、说明、解释
- 运用的心理:理智与分析较多
- 理论方法:因果的推寻、关系与关联的发现、归纳逻辑
- 社会理想
- 对象:未来的社会
- 目的:改造至于革命
- 运用的心理方面:意志、情绪、信仰
- 理论方法:演绎逻辑、强作综合或至于武断
- 社会冥想
- 对象:未来以至于莫须有的社会
- 目的:憧憬、慰藉、逃遁
- 运用的心理方面:情绪的依恋,至于伤感主义,幻觉、白日梦、至于错觉
- 理论方法:不问方法,不用逻辑
社会思想分派的弊端
思想分派的利在于专,弊在于专带来的执,各派别都企图用自己来解释一切,互相争讼,难免褊狭、武断、抹杀。
心理与社会文化经常出现的执:
- 包揽垄断,使用下层级的科学结论来解释上层级的现象时,最容易犯这种毛病。如果级层分明,解释与被解释的级层又属彼此接壤,则根据上文解释即等于分解之论,原是理有固然,势所必至;不幸的是解释者一方面总喜欢把被解释者一把抓住,不容别人染指,别人的解释,在他看来,不是错误,便是多事。社会与文化的级层既在最上,下面的级层既属最多,就最容易变成一根骨头,受群犬的拖扯攘夺。
- 自求多福(刚愎自用),与包揽垄断相反,不需要别的帮助,只一心求己。
- 滕薛争长,争一个先后,如心理学与社会学,心理学争论社会学脱胎于心理学,社会学争论心理学脱胎于社会学。
种族绵续的保障
个人需要种族的延续,不是种族本身需要延续。
生殖细胞成熟,产生性爱冲动,雌雄交配,生殖细胞结合,产生新个体,种族延续是这连环所造成的结果,是一个生物事实,不太明白这连环靠什么配合着。人类有跳出圈子的能力(作者认为有,但是真的有吗?),若是他可以跳而不跳,就可以问他为什么不跳了?说明性需要和种族延续的需要是两回事。
由堕胎、杀婴的常见说明人类的种族延续很难说是生物机能的作用。
如果种族延续是人类的生物机能,就不必人为的建立生育制度(怎样求偶、怎样结婚、怎样生育)以保障,就像两条腿走路,是人类的生物机能,不需要别的规定。
种族延续是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条件。人要依靠社会生活,虽然他一死不必管天下兴亡了,但是他未死而社会中的人一批一批的死,社会的完整性不能维持时,他的生活也就会发生困难,所以活着的人不能不关心别人的死亡,要维持自己的生活,就要保持社会的完整性,从而产生了生育制度。
如何判别生育是社会影响还是生物机能?
考察同性恋,如果是生物机能,那么想生育不能同性相交,如果是社会就没有这限制。那么是否可以推出有生育欲望的同性恋,生育的欲望来自于社会。(一个朋友提出的方法)
双系抚育
不能将生殖的两性和抚育的双系混为一谈,认为抚育的双系直接由生物本性所决定。从生物层面上来说,抚育是以单系开始的。
现在是双系随着社会结构发生改变,抚育形式(家庭,婚姻)也可能会随之改变。
那么抚育的双系结构是如何发生的?
-
出于本能或生物联系。
- 若父爱出于本能,则不会存在撒野种不认账,更不必立下规范和手段来确立父子的关系。
- 有些地方男子和女子结婚后,男子的弟弟朋友们都可以和女子发生性关系,享受丈夫的权力,但所生的孩子只属于举行过仪式的丈夫。
-
出于感情联系。没有感情,一天也说不上几句话的男女,同样能维持共同抚育子女的责任。
讨论社会制度时,作者认为人类的感情是社会所培养出来的结果,不能看成社会制度的基础。可以用社会生活的需要去解释人们感情所寄托的对象和发泄的方式;而不能以感情来解释社会制度的方式。社会现象的底子里有着生理性的心理现象,爱恨喜怒是多种生理性的心理现象,是从生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爱谁、爱什么、怎样爱,这些具体表示感情的对象和方式却受文化的规定。
这里与其说两性的爱好,所以愿意共同抚养子女,倒不如说,因为要抚养儿女,两性间需要能持久的关情关联。
-
两性的分工与合作。双系抚育不能直接用两性生殖来解释,但双系的发生是根据男女之别的事实。在以性别分工构成的社会里,生活单位必须由男女合作组成,只有这种单位才能负起全部的抚育责任。
两性分工只是社会利用利用两性差别所安排出来的分工,并不完全是两性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别引起的,如南巴都极力排除女子干畜牧的事物,而霍登托的女子却明天挤牛奶。
-
婚姻为了更稳定的养育子女。婚姻种种规则(聘礼、手续等)都是为了维持婚姻的稳定性。
共生现象:只求行为上的配合,不求感情上的理解,人们相互了解的程度肤浅,且生活上的接触时常也是片面的,每个人只在狭小的一部分上去认识另外一个人。但是在现在都市中,生活的片面化】多元化也没有彻底,还有家庭的存在,在家庭里人们还得全面地合作,整体的生活。
高度契合只有在相近的教育和人生经验中获得。
乱伦的禁律:对于亲属之间的性厌恶感,来源于禁止近亲性交的习俗和法律形成的心理,由存在这样的法律可以看到近亲在一定时期曾普遍存在过。
为什么会产生乱伦禁律:
- 生物层面。若从杂交能得到更多的变异机会,更能适应环境,但是古代可能并不能意识到这个问题。
- 从社会生活去考虑,外婚在维持社会结构的完整上的贡献。人在性机能成熟之前已生活了十多年,在这些年里已在社会结构中站定了一个位置,这时社会关系虽然没有完全确定,但也不都是临时的,不同的社会关系有些是可以加起来的,有些是相互排斥的,每一种关系被用来满足一种需要时就获得了满足这需要所需要的情感内容,带着不同的感情内容的社会关系因为感情内容的不能相混而相互排斥了。性带着及强烈的亲密感情,是先于文化的,这种冲动可能销毁一切后起的、用社会力量所造下的身份。(比如甲娶了女儿乙,那么甲的儿子不知应该如何应对他的姊妹;乙失去了父亲,又该如何应对甲;乙由女儿成为了妻子,甲又该如何应对;递推到更广关系网;这样会产行紊乱。)社会关系是一种轨道,贵在能持久。
夫妇的配合
一切制度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造下的,人生中并没有受磨难的需要,人生不愿意受苦的,文化是向着减少人间痛苦的目标行进。
社会上发展起来一套避免不快乐家庭矛盾的方法:
- 相敬如宾。不讲爱恨,在爱恨之外和睦的相处。
- 变相的内婚。先婚前生活。
- 择偶的自主。
社会结构中的基本三角
父、母、子女构成三角关系,一般没有子女的时,这个关系是不稳定的,只有一条边,和另外一个虚悬的点,构成的两条虚的边。
社会和个人
我们若观察一个孩子的生活,有时真会使我们替他抱不平。他很像是个入国未问禁的蠢汉。他的个体刚长到可以活动时,他的周围已经布满了干涉他活动的天罗 地网。孩子碰着的不是一个为他方便而设下的世界,而是一个为成人们方便所布置下的园地。他闯入进来,并没有带着创立新秩序的力量,可是又没有个服从旧秩序的心愿。于是好像一只扯满帆的船,到处驶,到处触礁了。他所触的礁并不限于物质的。当他随手拉着本书,正打算一张一张撕下来,点缀他周围平板的地面时,一只强有力的手,把书拿走了。有什么理由呢?他是不会明白的。要抗议,张开小嘴嚷,放开嗓子哭,说不定又来一只手,正打在小屁股上,一阵痛,完事。我们若是有闲情,坐下来计算一下,一个孩子在一小时中所受到的干涉,一定会超过成年人一年中所受社会指摘的次数。在最专制的君王手下做老百姓,也不会比一个孩子在最疼他的父母手下过日子更难过。吃的,拉的,哪一件事不会横受打击?要吃的偏偏夺走,不想吃的苦水却会拧着鼻子灌。生理上的节奏都说不上自由,全得在别人允许之下进行。从小畜牲变成人,就得经过这十万八千个磨劫。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就是一个担子,孩子们怎能不受罪?
我们长大了的人觉得在这世界上做事能应付自如,左右逢源。须知这是从十多年种种不自由中挣得的自由。社会的桎梏并不是取消了,只是我们熟习了。苟其我们真能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则我们在这些社会的重重规则下,自能如一个熟练的球员在球场上,往来奔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了。我们得把和社会生活发生矛盾的本能检点收藏,另外养成一套应对的习惯,自由世界才能实现。在养成这套习惯时,一路有碰壁的机会,被呵责,被鞭策,被关在黑房间里,被停止给养的威胁,种种不痛快,不自由的经历是免不了的。这里我们才感觉到权力。权力是社会控制个人的力量,它发生在人类本性和集体生活的不相谋合处,生物和社会的矛盾场合下。权力的来源固然是社会的,但是社会不能直接来约束人,它还得藉着人来表现。被派定来抚育孩子的人就得接受社会给他的使命来执行这件令人不痛快的事务。在一个抚育是父母的责任的社会中,父母就得代表社会来征服 孩子不合于社会的本性,因之生物和社会的冲突一化而为施教者和被教者之间的冲突,再化而为亲子间的冲突。这是我认为家庭三角里亲子间第一个可能发生磨擦的根源。
严父慈母
父亲承担教会孩子社会的需要,母亲承担孩子的生理需要。
严父慈母的社会结构产生了仇父恋母的情节,在有些不是这样的社会结构中,如舅执行父权的社会,没有仇父恋母的现象。
世代间的隔膜
子女是父母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重生机会,希望自己过往的错误不再子女上发生。
社会用各种方法使父母对于子女在心理上认为是一体,更使他们觉得子女的成就比自己更重要。能做到这程度,社会才放心地把新成员的长成交给孩子的父母去照顾。把理想自我交卸给子女,一方面不失为解决个人内心矛盾的出路,一方面也正合抚育作用的需要。可是这一转渡却又种下了亲子间冲突的因素了。
共生和契洽
社会关系只存在于相互承认和自己由相同人格的社员之间(如狼和羊没有人格上的互认,它们之间不会发生社会关系)。
人类中可以有两种人和人的关系:
- 共生:把人看成自己的工具。共生是自然界最普遍的关系,如蚂蚁并没有承认蚜虫的人格,更不必管蚜虫的喜怒哀乐。它保护蚜虫,衔着蚜虫去找适宜的地方,为的是它自己的利益,蚜虫是它的傀儡,反过来看蚜虫对于蚂蚁也是这样。它给蚂蚁一些分泌的甜汁吃,就可以得到一批卫兵和一批轿夫。
- 契洽:把人看成同样具有意识和人格的对手。如在人类社会中,他们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成全别人的意志。
子女对于父母最初是一种生理的联系,接着是一种共生关系,最后才能发生契洽的联系。
新旧文化的变迁导致了亲子有不同的理想和标准,隔阂也由此产生,最后扯断亲子间联系的细线。
社会上的断乳
社会主动让孩子离开家庭,通过类似成年仪式的风俗让孩子摆脱幼年的思想、行为。
成年:孩子离开家庭,认识到家庭不是一个全能的保护着的时候,在家庭中多的是迁就、少的争斗,而社会相反。
社会继替
当社会不在扩张时,新分子进入社会的资格需从旧分子手中要来,这就是社会继替。
社会容量和人口:在不同的社会时期,社会结构的容量是不同的,如战争时期和战后恢复时间,社会个结构的容量相差很大。有些理论认为人类生育与其它动物一样是自然现象,随着食料的增多而增多,直到吃不饱饭时在竞争中淘汰。其实人口的消长不是食疗的多寡,而是决定于社会性质,若一个结构里需要的人数多,物资少,这结构中的人甚至可以在半蛰伏状态中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相反,若一个结构只需要少数人口就能维持,尽管食料丰富,也不会照几何级数的速率去生孩子。(如,在十九世纪人口增长极快,而到了二十世纪,经济发达,食料日增的情形下, 西欧各国反而闹人口降落。在中国和印度却始终保持着庞大人口,虽则他们的生活 程度已近于生存线。)
继替的方式:
- 以机会来决定(如抽签)
- 以选择来决定(如考试)
继替选择最不容易发生争夺的方式,而继任者的其它能力在其次。
继替方式中的亲属体系的特点:
- 范围限制(缩小了继承范围,减少纷争等)
- 层次性(亲属关系唯一,如长幼顺序,嫡堂顺序)
世代参差
世代参差导致亲属体系渐渐不适合继替:
- 若两代人相隔太近,下一代人进入社会了上一代人还没退下来(敌上)。
- 若两代人相隔太远,上一代人退下来了,下一代人还没有能力接替(摄政)。
单系偏重
因为亲属体系被用来做继替了,采用简单的优于复杂的,由此亲属也偏重于单系了。如果是双系,子女不仅从父亲那继承还从母亲那继承,财产的来源太零散,即便可以换置到一地也过于麻烦。(现代社会中动产的比例越来越高,继承制度也改变了,单系偏重的形式也有所改变)
以多继少
继承者过多时,继替过程中产生的矛盾:一方面,由于感情上的原因,有 一种倾向要使继承者之间大家能有平等待遇;另一方面,由于地位的不同,继承者之间不能不发生差别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