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奇迹的终结
第一章 战败与占领当局的改革
1945 ~ 1949
- 战败后果:归还侵占领土,割让本国领土,赔款。本土资源的损耗和破坏。因战争死亡的人口。政府结构的破坏。
- 美国的占领政策:不参与战后恢复,拆除工业设备仅保留能够支撑社会运转的数量。
- 其它:占领当局的改革,政府的改革。
第二章 复兴征程
1949 ~ 1952(1952年4月28日,日本恢复独立)
国际关系的变化,使美国调整了对日政策,放宽赔款和解散财阀等政策,并定制了一些优惠政策,以推动日本恢复战前“亚洲工厂”的地位,使其成为“反共堡垒”。
抑制战后飙升的通货膨胀。
确定单一的美日汇率(1美元兑换360日元)。
朝鲜战争,美国对日政策的调整、物资采购。
第三章 高增长时期
1952 ~ 1973(持续的高增长在1973年的石油冲击下终止)
增长的来源:充足的劳动力、高储蓄率。
**保证高增长率的有效需求来自于哪里?**世界贸易的迅猛增长。被低估的日元(单一汇率制600日元/1美元)帮助出口增加。
政府通过刺激经济增长起了何种作用?
**产业结构是否发生过重大变化?**若有,是如何引起的?第一产业(自然力劳动)的劳动力减少,第二(工业)、第三(其它)产业的劳动力增加。
**旧财阀体制命运如何,随后的企业组织成长又是什么情况?**旧财阀以重组公司的形式重新复活,占据生产总值的大头。
1949年4月设定的单一汇率于国家对外经济关系有何影响?:被低估的日元(单一汇率制600日元/1美元)帮助出口增加。
第四章 高增长时期的政府角色
战前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指政府作为垄断者的资本主义)具有一种倾向军国主义扩张的内在趋势。
制定发展计划。
行政指导,没有上升到政策的行政指导。(如为企业兜底,增加企业投资信心;合并公司限制过度竞争等)。
填海造地(退耕的费用高于填海造地的费用)。
工业特别减税措施。
低利率。
逐步放开自由贸易(关税下降。)
水电补贴(工业水电)。
第五章 转折点来临
- 70年代逐渐意识到的经济增长买不到的舒适环境,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反应经济增长的福利效应不合理等。
- 1973年首次石油冲击。在此前定制的列岛改造计划,和工业改造计划,使得土地价格暴涨。
- 自然环境的破坏,国民对环境的运动。
- GNP非福利成分的上升(GNP为何不能衡量社会福利):
- “生活成本”类。
- “收入干预”类:为了实现某个目标而承担的中介服务费用,如为了上大学上补习班等。
- “制度化浪费”类:工业外支出,如为了匹配厂家和销售者过度增长的广告支出,故意加快工业品的淘汰速度。
- “社会财富耗竭”类:大量提前耗费不可再生资源获得的GNP。
第六章 双重“价格革命”
“双重价格”指外部的石油价格和内部的城市土地价格。
土地价格于1960年实施“国民经济倍增计划”开始飙升,经过十年的酝酿,在1972年再度飙升。几乎与1973 ~ 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同时发生。
应对石油价格革命的策略:
- 家庭、工业节能。
- 开发新能源(核能)。
应对土地价格革命的策略:
- 调整土地权利意识,更加强调使用权而非拥有权。
- 制定土地政策之前对想要拥有的城市类型做出周详的规划。
- 降低土地拥有者的意外收入(加税)。
宏观经济管理失当:
- 日元升值,导致外贸停滞。
- 宽松的货币政策,提高的通胀,却未能恢复资本形成。